>> Blog / Tools

我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PJ Wu 吳秉儒
personal_knowledge_management

圖片來源:Midjourney


Intro

我一直都想建立一套專屬於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對我來說,一個好的知識管理系統可以讓我達成兩個核心的目標:

  1. 向外拓展認知邊界
  2. 向內強化自己的處理器

在經過幾年的摸索、嘗試、模仿、學習與思考後,我覺得我已經建構出一套相對成熟與穩固的系統了。這篇文將會作為一個起點,討論:

  • 為什麼我要打造一個知識管理系統
  • 這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它解決了什麼問題?
  • 這套系統該搭配哪些工具?

本篇介紹可以當成一篇「緒論」或者「目錄」,後續我會持續更新內容,也會持續撰寫相關的子議題。

所以歡迎常常回來看看,我期待這篇文章與這個系統能夠隨著時間持續成長,最終帶給自己、也帶給大家收穫。

(小提醒:如果你覺得文章太長,想要看「摘要」版本,我建議不要交給 AI ,你可以直接跳到「小結」這個段落。但我覺得看摘要的效果沒有很好,所以還是期待你能夠看看完整的原文!)


為什麼要打造一個知識管理系統?

我每天都在接觸大量的資訊,這些資訊通常可以分成兩大類:

  • 自己無感的
  • 自己有感的

若資訊的取得仰賴被動接收推送,那麼可能會有一大部分都是自己無感的資訊,例如廣告、與自己無關的話題、自己看不懂的東西等等。

而另一部分則是自己有感的資訊,這邊的「有感」包含了諸多不同的感受,例如看了覺得有趣、好奇、厲害、生氣、憤怒、難過、緊張、焦慮等等。

會有這些感受,通常是因為這個資訊帶有一些自己原本不知道、沒想過、或完全超出想像的事。

例如,你不會因為聽到有人說「人每天都要呼吸空氣才能生存」而感到新奇,但假設今天有科學研究說「人不用再呼吸空氣了!」可能就會讓你有「好奇」這個感覺,進而想去理解更多。

但這些令自己有感的資訊,大多數都只停留在接觸到的那個當下。

例如,我看了一篇談論 AI 新模型背後技術原理的文章,覺得好像很厲害,好像可以學習一下,但同時我也基於過去的印象覺得「這篇文章好像很難,感覺現在要讀很花時間,之後再看好了」,就決定當下先不要花太多腦力閱讀,先存到某些稍後閱讀工具或者是書籤裡面。

但我們也都知道,一但存進稍後閱讀工具裡面,幾乎就是宣告「不會再讀了」,因為新的資訊襲來的速度太快、頻率太高,若沒有一套流程、一個系統去處理他們,通常大多數的資訊都只會草草在心中留下依稀的印象,很難真的對自己帶來什麼收穫或幫助。

而我想打造的知識管理系統,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期待能夠從幾個面向分頭並進,讓自己有感的資訊能夠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我的知識管理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為了解決前面提到的問題,我逐漸建構了一套知識管理系統。這個系統有五個階段,分別是:

  • Explore - 探索
  • Capture - 捕捉
  • Develop - 發展
  • Refine - 精煉
  • Communicate - 交流
my-pkm-system

這五個階段彼此相連,每個階段的成果會成為下一個階段的基礎,而最後一個階段 Communicate 也會與 Explore 相連,成為一個循環。

這個系統有一部分是受到下列兩個系統的影響:

  • Tiago Forte 在 The 4 Levels of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裡面提出的知識管理四階段 「C.O.D.E. - Capture, Organize, Distill, Express」

  • Heptabase 這個我非常喜歡的產品的 Vision 裡面提到的「知識的生命週期 - Exploring, Collecting, Thinking, Creating, Sharing 」

不過我更喜歡自己思考與調整過的這個版本,以下逐階段介紹。


Explore - 探索

探索的目標是讓自己能持續取得並輸入高品質的資訊


前面有提到,我每天都在接觸大量的資訊,打開 Twitter 有許多即時消息與文章轉發,打開信箱有許多精心撰寫的電子報,打開 Facebook 有許多人分享的經驗與論述,在工作上會持續接收到工作夥伴與協作者傳來的各種資訊。

這些資訊裡面有的有很高的價值,有的則是看看就好,更有些,簡直是浪費時間。

因此對我來說,若想要打造一個好的系統,有個關鍵的指標是自己接收到的資訊品質。而「探索」這個階段要做的事情,就是從各方面持續提高資訊的品質。

該怎麼做到呢?

我覺得有三個關鍵的原則:

  1. 以高品質的資訊源為基礎,向外探索
  2.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3. 持續過濾、篩選、剔除
exploring_information

圖片來源:Midjourney



1. 以高品質的資訊源為基礎,向外探索

當我透過演算法、或者是主動搜尋到某些好文章時,我會看一下這個作者是否一直能產出好的內容,若可以,我就會追蹤、訂閱他。除此之外,我還會看他分享的內容或追蹤的人。通常來說產出好文章的人,他的資訊來源品質也會不錯,因此透過這個方式就有機會一個接一個,抓出一串高品質的資訊來源。

以我的經驗來說,這個方式在 Twitter 執行的效果最好,可能是我關注的領域剛好是 Twitter 上面很活躍的社群,因此隨著我 Twitter 越用越多,看到的高品質內容就越來越多。

另外,除了基於演算法「被動接收」以外,這個方法也適用於主動訂閱優質資訊源的電子報、Podcast、YouTube 頻道、以及部落格的 RSS ,通常好的資訊源都會附上很多高價值的參考資料,從這些參考資料一個串一個,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一串還不錯的資訊來源群組。


2.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當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已經知道的事」以及「還不知道的事」,我就能夠將注意力放在後者,而不花太多力氣在前者。

舉例來說,在 ChatGPT API 剛開放時,我對它幾乎一無所知,因此只要是相關的討論我都會看,也會自己嘗試玩玩看。但當我更了解、熟悉了一些,我就不再看「基礎介紹」性質的資訊,但若是探討「怎麼用 API 最好」這類的經驗分享,由於內容可能有我還不知道的事,因此我就會去看。

這個「知道什麼」與「不知道什麼」會是一個持續改變的標準,以我的理解,當自己知道的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也會更多,因此這部分的認識越清晰,就能將寶貴的專注力放在「未知」上面。

綜合第一點的效果就是,可以持續探索自己感興趣、但未知的事,進而擴展自己的認知邊界。


3. 持續過濾、篩選、剔除

當我依循前兩個原則,累積了一些高品質的資訊源,每天開始看到一堆我感興趣的未知時,這時通常就會開始進入過載的狀態。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對許多領域同時都很感興趣(例如,生產力工具與理論、新創與商業、科技趨勢、區塊鏈與密碼學資產、AI、甚至是政治、經濟與金融、投資理財、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寫作、職業運動賽事等等…)那麼這種被淹沒的感覺會更強烈,因為太容易看到自己覺得有趣、又好像能產生一些想法的資訊了。

此時需要做的事情是持續過濾、篩選與剔除。

過濾:這點我目前還沒有特別花力氣去建立規則,但通常來說可以透過資訊聚合工具的 filter 功能去設定「排除關鍵字」,讓自己不會看到不感興趣的內容。另外我覺得在社群裡面點擊「我對這則內容不感興趣」也是某種過濾的方式。

篩選:比起過濾,篩選更帶有一些主動的意味在,我會透過一些分類的方式去篩選出最重要的資訊來源,例如在 Twitter 建立 must read 的列表、在 RSS 閱讀器建立 5 顆星的部落格列表、透過 Email 的篩選功能去篩出每封我都不想錯過的電子報。

剔除:除了過濾與篩選外,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剔除不再優質的資訊源。我自己的作法,是會觀察資訊源的雜訊比例,假設我因為某幾篇好文章追蹤訂閱了他,但後來卻發現對方更常分享一些我不感興趣的資訊,我可能就會取消追蹤。我也會觀察某些訂閱的資訊我是否真的有想要閱讀他們,若持續一陣子,我連打開的動力都沒有,那就趕快退訂吧。


透過「探索」階段的這三個原則,我可以確保我每天可以持續接收到我感興趣的、高品質的資訊,同時我也能夠持續擴張我不知道的範圍,並且維持資訊源的整體品質。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我該怎麼處理這些高品質的資訊?該怎麼跟這些資訊互動?該怎麼轉化這些資訊為有意義的知識?


Capture - 捕捉

捕捉的目標是將自己的直覺念頭保留下來並迅速分類


在前階段「探索」不同資訊的過程中,我會持續產生許多「念頭」,例如:

  • 我閱讀了某段文字,「我覺得寫得很好」。
  • 有人分享一個我沒聽過、但又很合理的概念,「我覺得很厲害」。
  • 有人在討論我熟悉的事物,他講的東西「有些我贊同,有些我不贊同」。
  • 有人提出一段論述,我對其中一部分「感到疑惑」,對另一部分「覺得不認同」。

這些念頭,通常都是一閃而過,有的會轉化為某種行動,有的則僅停留在自己身上,例如:

  • 看到一篇自己超級不同意的論述時,可能看到一半就直接關掉,或者是分享到社群上面罵「寫得真爛」。
  • 又或者是迅速看完一篇非常好看、滿滿知識的文章時,會帶著「自己又學到一些東西了呢!」的滿足情緒,把文章存到某個地方,然後就關掉。

而有更多介於兩者之間的,可能裡面只有一小段自己有感,看完後幾乎就已經忘記。

這些狀況,都是我過往很熟悉的場景,它們都指向同一個問題:

即使我看了高品質的資訊,並且產生了一些念頭,但假設我沒有把念頭捕捉下來,這些資訊也沒辦法真的成為「我的東西」。


而我的知識系統第二階段「捕捉」,就是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讓自己產生的諸多念頭能夠先被捕捉、紀錄,接著才能夠去跟自己的知識系統「互動」。

在捕捉這個階段,我也歸納了三個關鍵的原則:

  1. 用自己的話,捕捉對自己有意義的內容
  2. 使用範本提取想法
  3. 在捕捉的當下就迅速分類
capturing_ideas

圖片來源:Midjourney



1. 用自己的話,捕捉對自己有意義的內容

捕捉這件事,很容易就會變成囤積。因此第一個原則是,只用自己的話,捕捉對自己有意義的內容。

例如,看到一篇寫得好的文章時,盡量不要直接全文擷取、下載,也不要單純只畫線。

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寫下自己的想法

看的過程中覺得哪裡寫得好?寫下來。看的過程中忍不住想畫線,那就畫,但也要寫下「為什麼自己想畫線」。看得過程中覺得某個地方跟自己想得好像不太一樣?那就寫下自己是怎麼想的。

在我的知識管理系統裡面,自己的想法是 VIP,其他的資訊都是為自己的想法服務的參考資料。

當我記錄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即使過一段時間再看,我都可以很快地回到那個情境裡,進而去延伸、辯證自己的想法。但假設是全文摘錄,或者單純只畫線,很容易在過了一陣子後就忘了這件事。

不過,也有一些東西他本身就已經是個很完整的知識,此時仍然可以適度透過 quote 的方式摘錄這段內容,並且同樣寫下自己的備註想法。

但還有一些東西是看起來很厲害,不過自己實在是知道的太少,連有什麼想法都說不上來,此時或許可以直接記下例如「關於某某領域,看到一段文字,但幾乎看不懂,可能要從更基礎的概念開始學習才行」這類的文字。

這樣的想法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光是這句話,就能夠讓自己釐清自己知道與不知道什麼,並且讓未來的自己有個初步的方向可以依循。


2. 使用範本提取想法

雖然上一個原則有提到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但在很多情況下,自己真的是「沒什麼想法」,又或者是,還不熟悉這整套方法的狀況下,很容易在這個「捕捉想法」的階段卡關。

這時可以運用一些固定的「想法提取範本」,讓自己更容易榨出想法。

例如,這個範本可能包含三個問題:

  1. 我為何對這段內容有感?
  2. 它令我聯想到什麼事?
  3. 我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接著,找到對應的工具,讓你在每次產生某個「念頭」的時候,都能直接插入這套範本,然後逼自己在當下就簡單回答這些問題。

這個簡單回答可能是一兩句話就好,例如:

  • 為何有感:「我覺得這篇文章對於OOO的描述很容易理解」
  • 聯想到什麼:「它令我聯想到OOO這個我熟悉的概念」
  • 下一步行動:「把這篇文章拿到 Heptabase 裡面拆解」

透過這樣的問答模板,讓「憑空擠出想法」這件事,轉化為比較容易的「一問一答」,就能夠在產生某個模糊念頭的當下,就將念頭捕捉起來,成為比較明確的「想法」。


3. 在捕捉的當下就迅速分類

遵循著前兩個原則,會開始產生許多零散的想法,這些想法大多只有短短一兩句話,若沒有特別選擇工具,可能都是記在備忘錄,或著是自己熟悉的筆記軟體裡面。

但很快地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是:一不小心,就收集到過多想法,超出自己的處理能力。為了避免這種過載的問題,我覺得 Capture 階段還有一個關鍵原則是:要在捕捉的當下就迅速分類(classify)。

不過,這邊提到的分類並不是單純標註一些 tags 而已,迅速分類的目的有兩個:

  1. 區分這個想法的類型
  2. 區分這個想法的狀態

類型:例如,可以區分為「問題」、「贊同」、「反對」、「補充」、「其他雜感」。

狀態:例如,可以區分為「待詳細描述」、「待執行」、「待搜尋更多資料」等不同的階段。

這邊的類型與狀態都很依個人而定,我目前也仍在持續調整用起來最順、最適合我自己的方案,不過在設定這兩項的選項時有個大原則可以留意:

盡量達到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 Exhaustive)的狀態,這個意思是,不管是哪一個「類型」或是「狀態」,定義都很清晰,而且不會包含另一個。

比方說,假設我的想法「類型」同時有「贊同」以及「心得」這兩項,那麼我在迅速分類時,就會不太確定某個偏向認同的想法,到底該放在「贊同」還是「心得」,而這個不確定、卡住的困惑感,就會讓迅速分類這件事情變得有阻力。同樣的,假設我的「狀態」同時包含了「待研究」跟「待確認」,這兩個狀態也會有重疊的問題,就會需要調整。

但若能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毫無阻礙、迅速分類的方式,那就能夠為後續的階段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透過「捕捉」階段的這三個原則,我可以開始累積我產生的各種想法,不會再讓許多有價值的想法消逝。而由於我只是初步捕捉,因此也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去思考,甚至完全不會打斷既有的流程。例如,透過適當的工具,我可以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就呼叫一個小視窗,貼上問答模板,紀錄完想法後迅速分類並儲存,接著我就可以繼續閱讀下個段落。

若能達到這樣的狀態,會是一件很棒的事,你會開始發現自己能夠開始累積屬於自己的東西,開始有源源不絕的「想法種子」出現。

接著就要進入下一個階段,讓想法種子們有機地發展,成長茁壯


Develop - 發展

就像堆積木一樣,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是由許多短短的資訊與想法,逐步發展、搭建起來的


在前階段「捕捉」的過程中,我用自己的話,記下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想法,有的想法記錄下來時,就帶有完整的脈絡資訊,有的則是天馬行空的念頭。

這些想法是新鮮的食材,若好好利用,能夠產出美味的佳餚,但若若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就腐壞過期。

所以我的知識系統第三階段「發展」,就是要想辦法好好地利用這些想法,建構起專屬於自己的「個人知識庫」。

在這個階段,有兩個關鍵的原則:

  1. 由下而上,自然生長
  2. 放下完美主義,接納雜草
developing_knowledge

圖片來源:Midjourney



1. 由下而上,自然生長

我以前有過幾次建構知識系統的經驗,但都很快就遇到障礙,後來我發現那是因為我都採取「由上而下」的建構方式,這樣的方式很容易會讓自己感到挫折。

例如,我先設定了幾個我感興趣的領域,然後為這些領域編號、建立資料夾。接著,我就開始想,每個領域要放哪些子領域的內容,例如「密碼學資產」這個主領域可能會拆成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NFT 等等子領域,此時我又會想要為每個子領域都填補一些內容,但做一做就會發現,好像永遠填補不完,而且坑會愈挖愈多。

我發現,這種「由上而下」的建構方式,好像比較適合拿來「學新東西」,假設我今天想要學某個新領域的知識或新出現的技術,就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快速建立這個領域的一些架構,並且慢慢補上自己的想法。

但這種方式就不太適合拿來處理每日會不斷出現的新資訊,因為自己有感的資訊不一定會以很有條理的方式出現,此時若還要自己整理出架構,就有點太累了。

相反地,若採取「由下而上,自然生長」的建構方式,就能夠解決上述提到的幾個問題。

例如,我今天看到一篇新聞,寫著美國聯準會主席 Powell 認為穩定幣是貨幣的一種形式。我對這個新聞有某些想法與疑問,我就把它「捕捉」下來,接著,我在整理這些捕捉的內容時,我就把這則資訊以及我的感想,放到我的系統裡面屬於「穩定幣」的區域(若先前沒有這樣的區域,可能就先放到「密碼學資產」這個更上位的區域)。

當我把這些資訊放入我的系統時,我會稍微看一下原先這個區域裡面有沒有相關的內容,如果沒有,就直接建立新的;如果有,就看看它跟原本的內容是什麼關係,是補充?是挑戰?還是其他?

當我紀錄完畢後,我就可以直接關掉這個視窗,繼續處理下一個不同領域的,我捕捉來的資訊與想法。

這整套「由下而上」的作法跟前面「由上而下」的差別在於:

  • 比起「建構一個完整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逐步累積自己有感的資訊,慢慢堆疊成對自己有意義的架構」
  • 比起「在知識體系裡找到屬於某個資訊的完美位置」,更重要的是「為這個資訊建立一個位置,後續再編輯、調整」

這兩個差別,都能降低自己「整理」的壓力,讓整個工作流更能夠持續地運轉,不會卡關。


2. 放下完美主義,接納雜草

若照著前一個原則實踐,會發現自己更願意填補資訊,整理內容了,但此時可能會遇到另一層的心理障礙是,對自己充滿各種懷疑。

例如懷疑自己:我這樣摘要真的對嗎?作者的意思真的是這樣嗎?我只寫這段會不會不夠全面?我的寫法會不會有偏誤?我記這個東西真的有意義嗎?

例如,我看到某個人在 Twitter 分享的 ChatGPT prompt 技巧,看起來有點像是玄學,我覺得可能有更根本、更上位的概念在背後,但我當下又沒有力氣去深入研究,這時若是以前的我,可能就會想說「之後再研究看看吧」,但現在的我,還是會把它記下來,並且簡單記下我為什麼有感、我為什麼有點懷疑。

當我不再擔心「當下的內容是否是最完美的」,我才真的可以開始累積內容,而當我真的開始累積內容、記下我有感的資訊與想法,這些被記下的東西,才有機會跟未來的自己互動,進而產生屬於自己的洞見。

比方說,同樣的 ChatGPT prompt 玄學,假設我當下記下來了,未來當我看到非常棒的教學時,我也會記下那個合理的說明,此時我就可以回過頭來建立一些補充說明,或者是建立一則項目叫做「玄學的案例」,因為我知道了某個合理的解釋,這個解釋驗證了我之前的某個懷疑與猜想,這時我對整個概念的理解就更全面了,我知道哪些說法是對的、哪些說法則不夠嚴謹。

假設我總是追求一個完美的介紹或描述,一來我可能無從判斷,二來心理負擔也會太大,相反地,當我接納每天接觸到的各種雜草,讓他們自然生長,某天當我細心栽培的主枝幹開始茁壯,這些雜草也會成為整個環境中重要的一部分。


「發展」這個階段,是五個階段裡面我覺得最難實踐的。我以前一直都做不好,所以我一直感覺自己只是在「處理」資訊,而沒有真正累積、消化成專屬於我的知識與智慧。

我覺得這個階段最難實踐的原因是,它有點反直覺。

以前當我想著要打造某個「知識體系」時,我通常都會從架構開始想,因為我覺得,若我有一個好的骨幹,接下來要填入內容應該不會是什麼困難的事。

但我後來才發現,這樣做的門檻實在太高了,可能只有那些特定領域的專家,才能信手捻來,建立好的骨幹架構,並且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若是對我們這種,只是單純對某些領域或知識感興趣的人來說,實在很難獨立建立一個好的骨幹架構,但若是照著別人的架構建起來,又好像是都在照抄、複製貼上而已。

幾次做下來就會開始懷疑,我幹嘛要這樣? Wikipedia 不就有這些東西了嗎?

而即使建了一個架構,也很容易因為架構太龐大,空白待填補的東西太多,壓力太大,於是就半途而廢。

如果不要先建立架構,反而是把整件事當成玩積木一樣,就會比較無壓力一點,我不用照著某個設計圖去發展或打造東西,而是拿到什麼就放什麼,再慢慢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這樣慢慢累積起來,就會更容易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而這些專屬於自己的積木們,就會成為下一階段最有價值的基礎


Refine - 精煉

精煉的目標是透過應用與提問,讓自己的知識系統愈來愈有價值


當我逐步將自己探索、捕捉而來的資訊與想法,由下而上地建構、發展出屬於我自己的知識系統,我會自然而然地,開始對新出現的資訊、新發生的事情更敏銳、更有想法。

因為這些東西「我好像都記過、好像都想過」。

在「精煉」這個階段,就是要把這些「好像記過」、「好像想過」的東西,提煉出來,成為對自己、甚至對他人都有價值的結晶。

在這個階段,有三個關鍵的原則:

  1. 實際應用系統內的知識
  2. 記下迭代的過程與原因
  3. 不停地詢問「為什麼」
refining_knowledge_system

圖片來源:Midjourney



1. 實際應用系統內的知識

「精煉」這個階段與前階段「發展」的差別在於,這個階段已經累積了一些資訊與知識,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了一些連結,這代表著這些知識已經可以「用」了。

舉例來說,當我慢慢紀錄了一些寫履歷的技巧、要注意的事情、要避免的寫法等等,我就可以根據這些我習得的知識,開始寫一份履歷出來。

或者說,當我累積了一些關於「溝通」的訣竅,下一次當我遇到衝突時,我就可以把衝突的情境寫下來,並且想辦法將各種溝通的訣竅,應用在這個情境裡。

無論是事前的沙盤推演,或者是事件發生後的紀錄,只要應用到某個自己曾發展出來的知識,就很值得把整個個案記下來。

這樣做的好處是,這些知識開始真正的與自己產生連結,不再是一些好像有價值,但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得上的東西。

而透過實際的應用,自己也會產生更多的想法,例如在應用過程中驗證了某個理論或技巧,那這個經驗就很值得一提。而假設應用後發現先前習得的知識一點用處都沒有,這個經驗也很值得記下來,甚至可以讓自己思考更多關於「為什麼」的問題。

當然,並不是所有知識都有辦法實際應用,也有可能這個知識就是很少有機會應用,此時若是別人的應用經驗,或者是單純理論的補充更新,也還是值得記下來,讓自己的知識架構更完整、全面。


2. 記下迭代的過程與原因

在紀錄應用結果的過程中,很常會發現之前記下的一些原則或技巧會需要補充、甚至大幅更新。也有可能是在某件事情發生後,自己的觀點產生了大幅度的變化。

若能夠記下這些知識架構迭代的過程與原因,就可以增加自己對於該領域認識的深度。

例如,我原先針對「寫作」這件事情可能累積了三個核心的原則。但當我愈寫愈多,實際應用這些原則時,我發現,其中一個原則總是會扯我後腿,令我寫作時瞻前顧後,難以專注。

此時,我決定更新、刪除這個原則,但我同時也把舊原則留著,並且寫下為何我要更新。這個過程也會成為我在「寫作」這個領域的獨特經驗,對未來的我、或者是同樣對寫作感興趣的人,都會產生價值。


3. 不停地詢問「為什麼」

在前階段「發展」的過程中,自己最常見的做法是「疊加內容」,例如看到一個有料的分享,就加到自己的知識庫裡,並且附上幾句自己的想法。

但從「發展」到「精煉」的過程裡,則會開始關注更多屬於「Why」類型的問題。

例如,看到三則關於 prompt 技巧的分享推文,都記下來以後,我可能會留下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這些作法能夠達到好的效果?」

這個問題,有可能我當下還無法回答,但未來某天當我看到某段影片時,我就知道答案了,因此我可以把影片補上。也有可能我當下有某個自己的答案,接著我回到第一個原則,嘗試實際「應用」我的猜測,我也有機會透過這次應用,更理解這件事。

這些更深入的理解,都源自於我的「為什麼」提問。

所以,假設我在發展知識庫的過程中,不斷地拋出問題,並且嘗試回答問題、驗證問題,我就能夠更熟悉與精通這個領域的知識。長久累積下來,這就會成為一個精煉過的知識庫,充滿著自己思考過的、實踐過的、走錯或走對的各種經驗與心得。

若能達到這個階段,通常自己就會開始有源源不絕的內容,可以向外分享與交流了。


Communicate - 交流

交流的目標是創造驗證迴圈,進而擴張自己可探索的邊界


當我在我關注的領域,累積愈來愈多的資訊、想法,並且嘗試應用他們,再記下我的心得與問題,這時的我,通常會對這個領域產生了一些專屬於自己的觀點,同時也會有一些好像只有我自己想過的問題。

這時,若要讓自己的知識系統更好,就會需要與其他人交流。對我來說,交流與分享有點不一樣。分享比較偏向單向的、不特別期待回應的「給出」。但交流期待的是雙向的,有來有往的「互動」。

交流的目的是,讓其他人協助驗證自己對於某個領域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是否足夠健全、是否有所遺漏。同時,也可以透過他人的回應,驗證自己想法與觀點的價值。

除了「驗證」以外,交流的另一個目的,是串回到我的知識管理系統五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探索」,讓整個系統能夠形成一個循環。

在這個階段,有三個關鍵的原則:

  1. Strong opinions, weakly held
  2. 同步脈絡、前提與假設
  3. 保持好奇心
communicating_with_others

圖片來源:Midjourney



1. Strong opinions, weakly held

我很喜歡這句話,但覺得還沒辦法翻譯得很好,所以就保留原文。

前半段的 strong opinions ,我的理解是,自己提出的內容要有明確的主張或觀點。例如,我這整篇文都是在介紹我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因此我不會說「有一種做法是…」去逃避「主觀」這件事。

同時,我也不避諱跟所有人說,我覺得這套做法是我研究實踐後,覺得「最適合我自己」的系統。

但另一方面,對我來說,交流的核心是「互相」,是「你來我往」,因此後者的 weakly held 也同等重要。舉例來說,我若想要分享「Heptabase 是我用過最棒的知識管理工具」這個觀點,我會提出我的論點,但我同時也會接受別人對於 Heptabase 不習慣、不喜歡的地方,或者是他們覺得有哪個知識管理工具更好、更棒,原因是什麼。

我相信,這樣的價值觀只要持之以恆,是會被認可的,而一但每個人都覺得回應我的時候有好的體驗、有安全感,就會更願意跟我分享自己的想法與觀點。這樣我就有機會得到更多有價值的資訊、也能夠產生更多的想法。


2. 同步脈絡、前提與假設

這個原則也是我覺得在交流時很重要的一件事。倘若每次我分享某個觀點、某種做事的方法時,我都可以把對應的脈絡、前提與假設交代清楚,那麼看到的人,就更容易同理我的想法與做法,進而更有機會與我站在類似的角度看事情。

或者,對方看過的狀況更多,因此能夠假設另一個與我有所不同的情境,進而描述該情境之下可能的結果。

不管是哪一種,若是自己在對外交流時能夠盡量交代清楚相關的背景資訊,都能夠讓整個交流的過程更容易達到「同步」的狀態,避免陷入各說各話的狀態。這樣的狀態,輕則陷入無效的溝通,嚴重的情況可能反而還會製造誤會與衝突,就不太可能真的達成交流的目標。


3. 保持好奇心

第三個原則,是我覺得能否真的創造「有意義的交流」的關鍵。

舉例來說,我今天若發布了某個「社群實驗」的過程與心得,此時有人留言說:「寫好爛」,也有人留了一句短短的話:「這個某某人做過了」。

這時若是缺乏好奇心的我,可能會進入防衛模式,心情不好、甚至懷疑自己。但是好奇心儲值夠多的我,可能會回對方一句「你覺得爛在哪?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的嗎?」我也會去找找看,那個「某某人」做過的東西,是否真的跟我做的東西一樣。

由於每個人接收資訊的方式不同、事先掌握的背景資訊與知識也不同,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自己發布的東西,在別人眼中,都會有某種程度的失真,或者是會被以自己想像不到的方式解讀。

此時,充滿好奇心的自己,可以問對方,也可以問自己,並且想辦法把這些認知上的落差補上。這樣做的好處是,自己能夠掌握的狀況會愈來愈多,自己能夠判讀的微小信號也會愈來愈多,長久累積下來,溝通與理解能力也會隨之上升。而且若對他人的想法保持好奇,也更容易得到對方的真誠回應。

當然,那種明顯是來亂、或者幾次交流都沒有好結果的,就不必走這個流程,避免耗費太多注意力。


若這三個原則都能夠盡量落實在每一次的交流機會裡,我相信自己的交流圈會愈來愈擴大,能夠讓更多人對自己感興趣、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回應。

此時,這些新接觸到的人裡面、或者是這些人分享的內容裡面,一定會有高品質的資源來源,這時,就可以回到第一階段的「探索」,納入這些高品質的資訊來源,剔除掉對自己已經比較沒有價值、或不再感興趣的資訊來源。

整個知識管理系統的五個階段,也就此串連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能持續迭代、更新、成長的迴圈了。


小結

來複習一下我的知識管理系統的五個階段:

  • Explore - 探索
  • Capture - 捕捉
  • Develop - 發展
  • Refine - 精煉
  • Communicate - 交流

探索」的目標,是讓自己能夠持續獲得高品質的資訊,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得知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捕捉」的目標,是把自己在接觸高品質資訊時產生的各種想法與念頭,都用自己的話記錄下來,讓他們成為「與自己有關」的東西。

發展」的目標,是把這些捕捉而來的資訊與想法,逐步由下而上累積起來,就像堆積木一樣,形成自己關注的不同領域裡面,一群又一群的知識積木。

精煉」的目標,是開始實際應用自己累積的知識積木,並且記下專屬於自己的實踐心得、迭代紀錄、以及各式各樣的問題,讓這些知識不再是遙遠的東西,而是成為參雜自己獨特經驗的內容。

交流」的目標,是創造雙向的互動,驗證自己對於特定領域知識的理解,也驗證自己想法與觀點的價值。同時,好的交流也能擴展自己的認知邊界,讓自己得到更多高品質的資訊來源,進而幫助到第一階段的「探索」。

當這五個階段都能順利運作,形成一個循環,自己的知識庫就會有愈來愈多有價值的內容。


這套系統該搭配哪些工具?

如果你順利看到這邊,你可能會發現,整篇文裡面,我幾乎沒有提到特定的工具或產品,而是偏向「方法論」的介紹。這是因為,我認為這五個階段的實踐,並不仰賴、或綁定特定的工具。

例如,若自己不習慣 Twitter 介面,比較喜歡透過 Facebook 獲得新知,那麼在「探索」這一階段,就不一定要靠 Twitter 。同理,後續的「捕捉」、「發展」、「精煉」,也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工具實踐。

但如果要說,有沒有哪些工具,最適合搭配這個完整的工作流,我的答案是:有的。

以我自己來說,「捕捉」這件事就很仰賴好的工具,協助我能快速紀錄想法,又不打斷既有的思緒與工作。而「發展」這件事,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陷入混亂裡,但當我開始採用適合的工具後,這件事對我來說愈來愈容易做到了。

換句話說,這個系統雖然是一套不仰賴特定工具的工作流,但我認為若能搭配適合的工具,整體運作的效率會更好。

不過由於篇幅的關係,接下來只會簡單介紹目前我在各階段流程使用的工具,不會介紹詳細的使用步驟,這些內容將會另外撰寫一篇文章介紹。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到時若有更新,會透過電子報通知大家!)


探索階段搭配的工具

  • 我的選擇:Twitter、電子信箱、RSS 閱讀器、瀏覽器

  • 替代方案:這個階段要用什麼工具幾乎都可以,只要這個工具能夠有基本的管理能力,讓自己能持續過濾、篩選、剔除,就是適合的好工具。


捕捉階段搭配的工具

我的選擇:

  • Heptabase:我的整個知識管理系統都放在 Heptabase 裏面,當我在瀏覽、紀錄任何內容時,只要有靈感或想法,就會直接記在 Heptabase 的 Journal 或者是對應的白板裡。
  • Todoist:有的時候我在 Heptabase 之外工作或瀏覽,此時若有捕捉到什麼想法,我會直接透過快捷鍵叫出 Todoist 的快速記錄視窗,並且簡單記下我的想法與下一步行動。
  • Readwise Reader:若是在閱讀長文、電子書的過程中產生的想法,我則會透過 Readwise Reader 畫線並註解,記下我的想法。

替代方案:只要能夠快速記錄的工具,就適合拿來捕捉想法。最好是能夠透過快捷鍵或者語音直接叫出記錄的視窗,並且在紀錄的當下就能有簡單的分類。若紀錄時還要等待工具讀取載入,很可能會讓自己分心,就不太適合。


發展階段搭配的工具

我的選擇:Heptabase

  • 從 Heptabase 推出 Mindmap 心智圖功能後,我發現它非常適合拿來當作這個階段搭配的工具。在 Heptabase 裏面,可以建立無數個白板,每個白板也可以放置許多個心智圖。這兩個特性,讓我能夠很隨意地實踐「由下而上,自然生長」這個關鍵的原則。
  • 每個獨立的概念與知識點就是一個心智圖的節點,他們可以慢慢增長、補充細節與案例,也可以在架構逐漸浮現時,與其他心智圖節點合併。
  • 以我用過各種知識管理工具的經驗來說,只有 Heptabase 可以讓我這麼自由的紀錄,又能夠在後續快速地建立起架構。

替代方案:如果這個工具可以快速建立初步架構,又保持後續整理的彈性與效率,那可能也會是適合的替代方案。


精煉階段搭配的工具

我的選擇:Heptabase

  • 在 Heptabase 裡面,每一個我關注的領域就是一個白板,底下若有相關的子領域,就是一個子白板。在每個白板裡,我可以透過心智圖初步建立知識的基礎,並且把對應的資源與素材都平鋪在白板上。
  • 隨著內容的累積,白板上面的東西會愈來愈多,我也可以適度將內容分區,例如把我最有把握的內容放在同一個 section 裡,把我有疑問的內容放在另一個 section 裡。
  • 透過 Heptabase ,我可以快速掌握我對某個領域累積的內容量與完整度,於此同時,也不會因為內容愈來愈多而感到混亂。

替代方案:如果這個工具可以讓自己快速找到自己曾經記下過的資訊與想法,那麼或許就會是適合的替代方案。


交流階段搭配的工具

我的選擇:

  • Heptabase:我目前對外輸出的內容(電子報、部落格文章)都是在 Heptabase 裏面撰寫的。由於我累積的想法與草稿都放在 Heptabase 裡,因此當我想要寫一篇新的東西,很容易就可以透過左右分割視窗對照撰寫。Heptabase 的編輯器體驗也很好,我幾乎已經不需要專門的「文字編輯器」。
  • Zola:我寫好的長文,會透過 Zola 這個靜態網站產生器,成為一篇一篇的部落格文章,發布到網站上。自己個網站不會被社群平台下架,能夠記下完整的內容,並且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
  • Twitter:若是比較短的想法或觀點,我通常會透過 Twitter 分享。Twitter 的好處是更容易觸及陌生人,但這些陌生人又是那些「可能對自己、對自己在講的東西有點興趣」的人。

替代方案:一個自己喜歡、用了會開心的書寫工具與內容發布方式,都會是適合的選擇!


總結

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個人知識管理系統」,期待能夠透過這套涵蓋「探索、捕捉、發展、精煉、交流」等五階段的流程,讓日常接觸到的各種資訊更容易轉化為有價值的知識,進而讓自己能夠應用這些知識來實際解決問題。

這套系統適合跟我遇到類似的問題的人,假設你也遇到下列的問題:

  • 常常會感覺被資訊淹沒、甚至會感到壓力
  • 有很多想法,但又覺得這些想法好像很破碎,沒什麼價值
  • 時常想要找自己記過的東西卻找不太到
  • 對於特定領域的知識缺乏系統性的理解

我覺得這套系統提出的各個階段概念以及對應的關鍵原則,或多或少都能夠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發。

接下來我會再寫一篇著重在「實作」的文章,屆時會透過實際的案例,搭配對應的工具,介紹這套系統實際運作起來的樣子,敬請期待!

也歡迎留言或寄信給我,跟我分享你讀完的想法與疑問!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Heptabase   #Productivity


Last modified on 


If you have anything you want to discus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