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Twitter 比 Facebook 更好的地方

PJ Wu 吳秉儒

Hi 大家好,這是 Pin起來電子報的第 10 期。上週在自己的臉書發了一篇長文更新近況,裡面分享了電子報以及部落格給親友們,分享後湧入了二十幾個訂閱,感謝大家支持。

在 Po 文的那一兩天裡,我花了比平常多的時間刷臉書動態(平常大概一週刷 5 分鐘,那兩天大概加起來滑了一兩個小時),卻發現我好像已經回不去臉書這種透過演算法推播內容的平台了,相較之下我更喜歡 Twitter 這種讓自己掌控度更高的社群平台。


對我來說,每個社群平台有他的基本定位,在 IG 出現之前, FB 同時扮演著追蹤親友近況、汲取新資訊與想法、以及追蹤有興趣&喜歡事物的平台, IG 出現後,基於它的媒介差異,不少親友的動態或有興趣和喜歡的事物(貓、足球等)就都分流到 IG 上面看。

但在汲取新資訊與想法這個需求上, FB 卻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改的更難用。搜尋「FB 難用」可能會跑出一堆不同的想法,對我來說,這個難用是因為:

  1. FB 的推薦機制讓我無法確保我能看到「每一個」我「一定要看到」的動態。
  2. FB 的推薦機制會讓我常常看到「我沒那麼想看到」的內容,而且看過後還會一直出現在牆上。
  3. FB 很難讓我基於「我喜歡的人或動態」,去發現「我可能會喜歡」的內容。

這三段描述,分別代表著三個汲取資訊的需求,第一點是持續接收自己期待內容的需求,第二個是排除自己不想看到內容(包含真的不想看&看過以後不需要再看了)的需求,第三個是發現新的喜歡內容的需求。

今天先不深入探討為何 FB 在這三點上做不好,單純來分享 Twitter 怎麼在這三點上做得更好。


持續接收自己期待內容的需求

Twitter 跟 FB 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在演算法推薦的動態牆之外,還提供了「依照倒時序呈現動態」這個選項,所有自己追蹤的人 PO 的內容以及轉發的內容,會依照他們的發文時間出現在自己的動態牆上,最新的出現在最上方。

這種依時間排序的機制,可以部分解決前面第一點的需求,因為只要我打開 Twitter ,他就會自動從我上次離開的地方繼續開始,我就可以看到離開這段時間的新內容。但當追蹤人數變多以後,還是不免出現內容過載的問題,可是此時 Twitter 的列表功能也能派上用場,使用者可以針對特定的追蹤對象們建立主題列表,每個列表就是一個小型的動態牆,藉此為主動態牆減壓。

排除自己不想看到內容的需求

在 FB 或 Twitter 的演算法推薦動態牆裡面,都可以選擇「減少顯示這類貼文」或者「對這則推文不感興趣」,來讓演算法更符合自己的需求。而若改選擇依時序呈現的動態牆,就更可以確保自己看到的內容都是「自己追蹤」的人分享的內容。而 Twitter 還可以更細緻地區分原創內容或者「轉推內容」,有時你想追蹤的是某個人的想法或原創心得,但他也很愛轉推分享,此時就可以把他的轉推內容關閉。

另外 Twitter 也可以針對特定人,或者特定關鍵字設定「靜音」,含有被靜音關鍵字的內容也不會在動態牆出現(之前巨人最終話出來前我就設定了一堆關鍵字,避免被暴雷)。

發現新的喜歡內容的需求

這一點應該是我最喜歡 Twitter 的地方,關鍵在於 Twitter 對於「你可能有興趣的用戶」的推薦蠻精準的,當我根據我的興趣追蹤了某些 Twitter 帳號, Twitter 就會推薦我「同樣追蹤類似帳號」的人,此時很顯然我跟這些人的興趣相近,因此通常也會對對方分享的內容感興趣,這樣一個串一個,就很容易基於興趣在 Twitter 上面建立自己的追蹤清單。

這個基於興趣的核心,有別於 FB 基於關係的核心。在 FB 上面大多數的朋友是親人、同學、同事等「現實生活某個圈子裡認識、知道的人」,對於這些人分享的內容自己未必有興趣,但 Twitter 上面可以匿名,可以鎖帳號,完全不用管現實生活的「關係」,而能基於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去追蹤以及維護動態牆,藉此持續汲取自己有興趣、可能會喜歡的內容。

小結

Twitter 認真用一陣子以後,還需要持續維護自己的追蹤對象或列表,避免內容越來越雜亂。我自己是會有意識地靜音那些「太吵」的帳號,這邊的太吵指的是對方分享的內容裡面,我沒興趣的內容遠大於我有興趣的內容,此時我可能就會靜音或取消追蹤。

所以目前每天打開 Twitter 後,幾乎都能看到好幾篇自己有興趣的分享文章、好幾段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討論,發現一兩個值得追蹤的人,整體的體驗非常好,重點是透過倒時序的動態牆以及列表,更可以滿足「擔心錯過資訊」的焦慮,推薦有類似問題的人可以嘗試看看。若你早已在使用 Twitter ,有其他心得或訣竅想分享,也歡迎跟我說!


Workflow

今天想分享的 workflow 不是使用特定工具的方式或流程,而是「根據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瀏覽器」這個概念。

我大概是從一年多前開始這樣做的,最一開始是把「看 Facebook」這件事從原本的瀏覽器 Google Chrome 獨立出來,改到別的瀏覽器上面進行(當時選了 Opera ,後來又改到 Brave ),而那個瀏覽器基本上就只做「看臉書」這件事。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是阻斷各種第三方 cookies 的窺探,讓 FB 沒那麼容易知道我在看什麼、我對什麼東西有興趣。第二個好處是,當時的我每天都要花上不少時間滑臉書,而限定瀏覽器以後,就可以再透過各種工具(例如蘋果內建的螢幕使用時間)來限制該瀏覽器的每天使用時間上限,藉此讓自己更難在遇到工作卡關的時候,就習慣性地打開臉書來滑。

這套作法成效很好,後來也慢慢被我移植到其他用途上。

以目前來說,我主要使用的有 Vivaldi 以及 Sidekick此連結帶有推薦碼,若據此下載使用會讓我有機會享有額外的 Pro Plan 時間) 這兩個瀏覽器。

Vivaldi 的使用情境是「跟工作有關的所有事」,Sidekick 是「私人時間的所有事」,透過這樣的分流,我可以安裝不同的 extensions ,也可以登入不同的 Google 帳號,避免所有東西都混在一起,這樣做的效果是,我在上班時,可以更有意識地注意到現在在瀏覽的東西是不是屬於跟工作領域相關的資訊,藉此避免在上班時不小心花太多時間偷懶(而必須將工作帶回下班時間做)。而在下班時,也可以完全不打開「工作用」的瀏覽器,藉此避免自己工作心情一上來就跑去工作。

這樣的分流方式,也可以用在其他情境,例如跟 Crypto 相關的瀏覽以及 Metamask 錢包的使用可以分開在不同瀏覽器,避免不小心被釣魚。或者是電商的連結與登入都放在某個特定瀏覽器進行,然後為該瀏覽器設置登入的障礙,藉此避免自己太常逛街花了不該花的錢。


推薦文章

Back to the Future of Twitter

本次要推薦的有兩篇文章,第一篇是 Ben Thompson 在 Elon Musk 確定收購 Twitter 前寫的長文 Back to the Future of Twitter

因為內容較長,建議如果要速讀,可以直接網頁翻譯成中文,或者一段一段丟到 DeepL 裡面翻譯閱讀。

在這篇文章裡面, Ben Thompson 除了介紹 Twitter 「是什麼」、「內含哪些部分」、「是怎麼運作的」,也提到 Twitter 之前商業化或者說獲利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因為在這個平台上的內容形式比較難賣廣告。

基於這些前提的介紹,我覺得本文最精華的段落是 “Back to the Future” ,Ben Thompson 在這段裡面提出了一個他認為任何買下 Twitter 的人應該執行的策略:將 Twitter 分拆為 TwitterAppCo 以及 TwitterServiceCo ,一個負責維護 Twitter 的服務與社交圖譜,另一個則開放(賣)使用 API 的權限給第三方服務們競爭。

這樣做的好處有幾個:

  1. 不同公司可以開始打造最好的「Twitter 客戶端」,在這上面無論要採取怎樣的演算法機制、採取怎樣的內容審查機制,都可以去競爭,甚至也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政策有不同的版本,藉此解決 Twitter 有點像是父子騎驢的內容審查困境。
  2. 透過市場競爭將更有機會發展出更好的 Twitter ,也能讓 Twitter 這個內容網路與社交圖譜維持競爭的優勢。因為大家不管怎麼創新,要串的資料都是同樣的 Twitter 上面的推文以及社交關係。

Ben Thomspon 認為,我們目前有「http/web」這個媒體的標準協定,也有「SMTP/email」這個溝通的標準協定,而將潛力解放的 Twitter 有機會成為「通知」以及「身份識別」的標準協定。

ACTUAL IS GOING OPEN-SOURCE

第二篇想推薦的文章是 Actual 這個面向個人的財務系統服務發布的通知 Actual is going open-source

白話的說法是,有個人開發了一個財務規劃/記帳的軟體叫 Actual ,持續迭代更新,也有不少人付費使用,但他決定不幹了,接下來不收費,也不會負責維護經營這個產品,並且打算把所有的程式碼開源,讓想要用的人可以自己使用,有想要增加功能的人或新增功能的人也可以自己分岔自己的版本或提出功能的需求看有沒有人要開發。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喜歡這篇文的地方是,作者 James Long 很誠懇地講出「一個人經營一個產品」有多困難,包含技術上的、行政事務上的、客服上的等等,各方面都必須要顧及真的很難,而且他也低估了這樣的困難性。

而若將這專案開源,他將可以少掉「運作&經營」這個服務需要花的力氣,專注在產品功能的開發上,他覺得他比較做的來一個單純的 project manager 。

我在這篇文章之前沒有聽過也沒用過 Actual ,大致看了一下也覺得用不太到,但這篇提供的經驗還是蠻值得分享的,尤其是他最後選的解方是將專案開源,這一點倒是我不熟悉但之後很有興趣研究的。若有更多好文或想法再來分享。


新東西分享

今天要分享的新東西是 OpenIn 這個小工具,他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讓你針對特定類型的檔案或網頁,選擇特定的應用程式開啟。

比方說,可以針對特定網域的網站,選擇特定的瀏覽器打開,也可以設定成開啟每個網頁連結時,都會詢問你要以哪個瀏覽器打開。

也可以針對特定的檔案格式,選定特定的 apps 成為「備選清單」,其他 apps 就不會出現。所以以 markdown 格式的文件來說,我就可以選擇幾個特定的編輯器,忽略其他「也能打開 .md 」的軟體,這樣每次就更能根據需求選擇需要的編輯器。

以我來說,這個工具完全可以搭配這次 Workflow 講到的「根據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瀏覽器」,讓自己每次點開網頁連結時,就直接在對應情境的瀏覽器打開。

最有趣的地方是, OpenIn 介紹頁面還直接把其他幾個替代選項都列給大家,很欣賞這樣的公開透明。

我自己是透過 Setapp 這個軟體大雜燴的訂閱制服務發現 OpenIn 的,一用以後就很喜歡,若要直接買斷的話好像是 9.99 美金,但可以試用,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


Last modified on 


你正在閱讀的是 Pin 起來電子報!
若有任何問題或回饋,歡迎來信到:pj@pinchlime.com 跟我分享!
若你還未訂閱,未來想要持續收到相關內容,也歡迎你到本站的 Subscribe 頁面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