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遇到幾件跟「好奇心」有關的事情,覺得值得寫下來分享一下。
HEY
一、
上週末寫了一篇介紹 HEY 這個電子郵件服務的文章,當時想說,先找找自己過去寫過的筆記,結果就找到了剛開始使用時記下的使用心得。
那是去年八月的筆記,筆記第一句是:
大概是從四五月時有一度看到這個服務,好像是很厲害的新創 email。
當我重新看這段話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我那時候是隔了三個多月,才產生足夠的動力,去研究這到底是什麼。
但在那之後,到現在為止的這半年間,這種「懶散阻力期」或「好奇心積蓄期」的間隔似乎越來越短,只要對某個產品或服務,燃起足夠的興趣與好奇心,我就會去試試看,至少點進官方的介紹看看。
而這樣帶來的,幾乎都是好的結果,即使用了一下就刪掉、或者是用了以後發現不符合需求、又或者是看了介紹以後,根本不想用;無論是哪一種,都讓我多瞭解了自己想要或不想要什麼。
甚至我現在還會逼自己說:「你就去看看啊,點一下連結又不會死,看一下介紹啊,看一下為什麼別人那麼推啊,去嘛!」
讀書會的討論
二、
前幾天公司讀書會(我沒看原文,我是路過旁聽討論)時,這本書裡講了:
「很多人的閱讀需求是來自好奇心,很多人能一直滑手機,是因為他的好奇心不斷被激起。」所以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必須持續激起他們的好奇心。
同事T表示,應該是「很多人一直不停滑手機,是因為他想要被滿足好奇心,但都無法被滿足,才一直滑」比較精準。
而我當時則表示:「我覺得好奇心應該是更主動一點的,所以這邊用好奇心來描述,感覺有點怪怪的,對我來說好奇心是很神聖的。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理解某個概念,而主動去尋找答案的一種動機。」
對,我就是覺得好奇心非常神聖!平常我在滑手機時,並沒有一直用到好奇心啊。
掃墓的對話
三、
今天白天回老家掃墓,在燒金紙的時候,家人準備了許多種金紙(我本人超級不喜歡燒金紙),包含正統的金的銀的紙、還有元寶,也有紙衣服、金紙美金之類的,這時家人A就開玩笑說,現在應該燒比特幣。
結果大家就開始聊起比特幣,家人A問什麼是挖礦,我就開始介紹什麼是比特幣、挖礦又是怎樣怎樣。
講一講之後,此時家人A又繼續追問關於比特幣的下一個問題,但此時家人B卻說,這種虛擬幣,不就是為了洗錢嗎。
我就想起過去不同階段的自己,
2017 年以前的我,就很像家人B這樣,大概從 2012 、 2013 年開始,就聽過比特幣,而對於比特幣有一個極為粗淺表面的「印象」,就抱著那樣的印象過了四五年。
2017 年的我,就像家人A這樣,因為好奇「為什麼比特幣這種東西可以漲到3000美元?」因此開始研究什麼是比特幣,就這樣子開始接觸了許多完全沒接觸過的知識與想法。
真希望能夠回去 2010 年代初期,敲當時的我的頭:「你給我對世界多一點好奇心!這樣幾年後你就可以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