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間態」的筆記作為自己未來靈感的 prompt

PJ Wu 吳秉儒
Abstract colon, glossy, iridescent, metallic, gradient, futuristic, surrealism, overlapping, abstract shapes. --ar 3:2 --v 5

圖片來源:Midjourney, prompt: Abstract colon, glossy, iridescent, metallic, gradient, futuristic, surrealism, overlapping, abstract shapes. --ar 3:2 --v 5


前幾天在推特上看到推友 Joe Hou 提到一個有趣的描述:「中間態的筆記」。

他的原文如下:

现在笔记已进入到一种释然的心态,一定要写,比如刚看完一篇关于 PLG 的文章,但不急于分类,只是关联上已有笔记即可,而且越来越可以容忍一种中间态的笔记,凌乱不完美但恰恰代表自己现在的认知现状,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再去修正结构也来得及。不急于分类,只是把 Writing 当做一种 Thinking 来对待

我很喜歡這段短短的文字,而且它恰好與我前幾天看到的,兩年前自己寫下的一段文字很類似。兩年前我是這樣寫的:

跟對的人在對的話題或問題上對話,靈感就咻咻咻冒出來。 沒有這個人的時候,就跟自己透過文字對話,也是不錯。 但在沒有開啟對話之前,靈感們到底都在哪呢? 他們是靜靜地待在那邊等待被咻咻咻地叫出來;還是說根本還未出生,是當對話發生的那一刻才咻咻咻地蹦出來的?

這兩段文字放在這個 ChatGPT 爆發的時間點來看,又更有趣了一些。

無論是所謂「中間態」(相對於完全流水草記&有系統整理過的筆記)的筆記,或者是某些「能開啟對話的對話」,他們都是某種形式的 prompt

在這些筆記與語句最後接的不是句號,而是冒號「:」

這個冒號能促進未來的自己,延續某個時間節點記下的想法,進一步展開。也能促進與自己對話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更容易產生想法。


那麼,為什麼這些冒號有這樣的魔力?或者說,為什麼把句號改成冒號,好像就多了一股讓人(或語言模型)願意訴說的魔力?另外,冒號為什麼叫冒號?是因為想法與言語都是突然「冒出」的嗎?

不管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我好像越來越熟悉這種,在不成熟的想法後面放一句問題加冒號的紀錄方式。


例如,前幾天我記下了:

我還是很容易看不慣一些人、一些事,但隨著年歲增長,我好像不再會公開去評論他們,更不會用影射的方式,因為:

或者是:

寫下自己不知道什麼、不確定什麼 、對什麼似懂非懂,很重要,是關鍵。不過這是針對「事實」

若是觀點,則是另一套作法:

這些極短的想法,我在記下時只有模糊的、一閃而過的念頭,而且當下還在做別的事,沒空仔細寫完整。但透過這種紀錄方式,我幾乎隨時都可以再將它們補完。

我愈來愈相信,那些不成熟的對話與文字,只要記下來,最終都會化為未來想法的養分

#Prompt   #Ideas


Last modified on 


If you have anything you want to discus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pj@pinchl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