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y 的雙向連結、鏡像以及看板功能
本文一開始發布於自己的個人推特推文串,簡單改寫後轉錄於此部落格。
從一月初以來,將工作上的逐日紀錄交給 Workflowy 這個無限層級的大綱軟體來做,從我初接觸 Workflowy 以來也好幾年了,之間斷斷續續地使用,偶爾被不同的生產力工具吸引走,但都還是會找到想用 Workflowy 的理由,這個軟體真的有魔力,會讓人一直用下去。
本文一開始發布於自己的個人推特推文串,簡單改寫後轉錄於此部落格。
從一月初以來,將工作上的逐日紀錄交給 Workflowy 這個無限層級的大綱軟體來做,從我初接觸 Workflowy 以來也好幾年了,之間斷斷續續地使用,偶爾被不同的生產力工具吸引走,但都還是會找到想用 Workflowy 的理由,這個軟體真的有魔力,會讓人一直用下去。
11月底,因為想讓工作上的紀錄跟日常的紀錄分開,所以下載了放在觀察清單很久,但一直沒空研究的 Logseq,結果用了幾天以後,發現它似乎比想像中的還要讚,甚至可以替代我原本在用的好幾個工具。
稍早在 Twitter 上面推了一串推文,講到 Craft , Obsidian 以及 Roam Research 這幾個工具的簡單比較。
我雖然對 Craft 跟 Roam 都頗感興趣,但因為已經有相對成熟的 workflow 了,所以也只止於興趣,還沒有實際去用過。
不過 Obsidian 真的就是我非常重度使用的工具了。
所以想在這邊再多講一些。
一直很想好好介紹,我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使用的 Email 服務 HEY 。
HEY 是在 2020 年上半年由 Basecamp 公司推出的全新產品,是一個付費的 Email 服務(年費99美元,沒有月費選項,但有提供14天試用期)。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 Email 產品可能像是 Spark 或者是 Airmail 這樣,是個可以登入既有 Email 帳號的 “客戶端” 。
但 HEY 則不是,它就是一個全新的 Email 服務,包含全新的 @hey.com 位址,還有自己設計的 WEB app / macOS app / iOS app / Android app。
可以想成,註冊 HEY 就是註冊一個全新開始的 Email 身分,就像註冊 Gmail, Outlook, Yahoo Mail一樣。
但這些常見的網路巨頭提供的 Email 服務都是免費的,為什麼要使用 HEY 還必須付錢?而且還不是一筆小錢?(月費算下來也要 250 台幣左右)
根據 HEY對價錢的說法 ,是因為他們「不販售用戶資料、不拿去賣廣告」。這個費用單純就是提供一個優秀的 Email 服務的費用。
有在用 Clubhouse 的人,應該都曾經好奇過 app icon 上面的那個爆炸頭黑人是誰吧?
上圖為 Bomani X ,來源: https://twitter.com/iambomanix
台灣時間2月8日的這次更新,又換上了新的封面頭像 (icon face),這就讓我對之前曾經有過哪些人感到好奇,所以簡單做了一下功課,紀錄分享在這邊。
在 Clubhouse 裡面的前七天,頭像左下角都會有一個 🎉 的標示,代表是新手;七天過後,也該從新手村離開了!
剛剛看了一下,前七天花了差不多50小時在這上面,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觀察到了哪些現象,一定要好好記錄下來,像是在某個大當機系統不穩的夜晚,衝到皮卡丘房第二位!可惜頭像沒顯示出來。
接續昨天寫的 Clubhouse 初體驗 來談使用 Clubhouse 第二天的想法,不過目前的想法大概也差不多就是這兩篇了,近期內應該不會再寫更多。
下午厚顏地要了一個 Clubhouse 的邀請名額,結果進入後過沒多久,就有一個很有興趣的對談活動。
所以就邊工作,邊當薪水小偷,聽了整場 星箭廣播 舉辦的對談。
下班後在回家路上,也隨機加了Firstory 的人開的房間,邊聽這些有點知道、但其實陌生的人們閒聊,感覺蠻有趣的,這邊簡單紀錄一下整天下來的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