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g / Tools

Clubhouse 初體驗

P.J. Wu 吳秉儒

下午厚顏地要了一個 Clubhouse 的邀請名額,結果進入後過沒多久,就有一個很有興趣的對談活動。

所以就邊工作,邊當薪水小偷,聽了整場 星箭廣播 舉辦的對談。

下班後在回家路上,也隨機加了Firstory 的人開的房間,邊聽這些有點知道、但其實陌生的人們閒聊,感覺蠻有趣的,這邊簡單紀錄一下整天下來的使用心得。

clubhouse-intro

什麼是 Clubhouse?

先簡單介紹一下, Clubhouse 是這幾天在台灣開始有點流行起來的「聲音社群app」,目前只有 iOS 版本,而且採取邀請制,然後邀請名額還非常有限。

使用者可以任意在 app 中,挑選自己有興趣的公開房間加入,一加入後的身份是單純的聽眾,無法講話,所以也不用擔心自己麥克風收錄到不該錄的聲音。

而每個房間都會有主持人 (moderators),負責控管哪些人可以從聽眾變成可以講話的講者 (speakers)。

在這個過程中,聽眾可以舉手示意想發言,但主辦人不一定要讓你講。

而大家在聽的過程中,都可以隨時「安靜地離開」。但整個介面中沒有任何「打字」的功能,能做的事情蠻單純的,就是進入房間「聽」、或者參與「講」,然後離開房間。


Clubhouse 的社交機制

另外一點值得簡單介紹的是它的社交機制,除了邀請限額這種飢餓行銷之外,有幾個我覺得還蠻變態、但覺得搭配在一起「算你厲害」的設計是:

  1. 要邀請人,必須從手機通訊錄選擇聯絡人,所以是透過實體電話邀請,而且介面裡還會直接秀出,「這個聯絡人有多少『把他當聯絡人的人』也在Clubhouse上(好繞口,天啊)」,等於說在 app 端應該有非常完整的、從電話建立出的關係圖譜。

  2. 邀請後,「上家」是誰,就會一直出現在那個人的 profile 裡面,這好像會被暱稱為 Clubhouse 媽媽Clubhouse 爸爸

  3. 而且這樣子一個一個連連看,就能夠連結出「族譜」了,或許以後會有人說我是誰誰誰的第幾代直系血親、或者說誰是我的堂兄弟姊妹。

  4. 另外,在介面中,可以看到「互相追蹤」的人的線上動態,也可以直接點進他在參與的房間,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有認識的人的房間,即使都只是聽眾,也會有某種安全感。

這些因素搭配起來就會變成,每個人剛進來的時候,大多都會有某種連結性、以及好奇「別人在聽什麼」的心情,而願意到處去聽聽,而進到房間以後,也算是能蠻舒適地就聽聽看別人在聊什麼。(可能只是小樣本而已啦)


簡單試玩後的心得

講完基本介紹,接下來講一點心得:

對我來說,下午那場星箭廣播的對談中,因為主題之一就是請大家分享對Clubhouse的使用心得,聽完有點像是直接灌了大補帖一樣,很快進入「大家都在幹嘛」的狀況,以及了解這個app可以做到哪些事、有什麼魅力、可能有什麼不足。

我覺得有趣、好的地方在於

  1. 真實感、以及即時互動感(我聽到的幾乎都是毫無準備就開始聊的感覺,比起 Podcast 那個感受可能又更更更強)

  2. 某種程度的粉絲心態(可以聽我平常默默 follow 的人們在對談聊天)

  3. 比較輕鬆(因為偏閒聊,所以可以邊工作邊聽,沒那麼薪水小偷)

  4. 比較平等(可能因為還在非常早期,所以大部分加入的人大多都會視對方是接近圈子的人,我聽的兩場,主持人都會一直問有沒有人想要分享講話

  5. FOMO 的好的那一面(因為想聽大家在聽什麼、會好奇不想錯過,所以就會跨過行動的障礙而去聽,而排擠掉原本會做的其他可能替代選項)

  6. 完全讓多人對談(閒聊)這件事的發生門檻降低,而又不是像 Zoom 或者Google Meet 那麼「有目的性」

我覺得有好有壞的地方

  1. 沒有錄音機制,除非外接錄音,不然過了就是沒了,所以除非很專注的紀錄心得,不然很難「複習」。

  2. 沒有簡單的文字介面,這讓參與的豐富度可能稍微降低。比方說如果被 cue 到,有個文字介面就可以簡單回應說:「在工作、無法講話」,對方就不用一直問說你要不要講?然後還要等待一個幾秒尷尬的回應(啊我就是無法回答「我不能講」XD)但這未來或許可以透過很多罐頭回應或 emoji 來處理吧!

  3. 因為隨時可加入、隨時可退出,若中途加入一個房間,可能會跟不上狀況,而降低參與的體驗,而主持人若要顧及隨時新加入的人,可能整體對談的節奏也會有拖沓。這部分可能蠻兩難的,或許要透過一些輔助機制才能兼顧吧!


總之,Clubhouse 對我來說,是個還蠻新鮮的 app,不確定還會使用多久、以及上面的社群會不會持續活躍發展,但至少目前來說體驗是還蠻有趣獨特的!

大概先想到這些,之後再補充~

(然後我還沒開房間過,所以還沒有主持人角度的心得跟介紹)

#Clubhouse   #Social




如果你對於這個網站或這篇文有任何想討論或分享的,歡迎來信到:pj@pinchlime.com 跟我說,或在下方留言分享!

Wr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