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購入了 2019 MacBook Pro 16” ,非常雀躍欣喜,不過關於新電腦的介紹不是這篇的重點,這篇是想記錄兼分享一下,「資料移轉」這件想到就令人頭痛的事。看是否可以給未來的自己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一些有用的幫助。
前言
原先我有兩台Mac電腦,一台是在2015年購入的 iMac 27” Retina 5K (Late 2014),另一台則是在2018年初購入的 MacBook Pro 13” (Mid 2017),在購入後者後,幾乎完全冷凍iMac,無論是工作或是在家裡,幾乎都是使用MBP 13”,只有極少的時候會打開iMac使用。
大概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我的MBP 13”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像是電池壽命下滑到不到70%,結果只要當我不插電時,電量就會快速下滑,然後到了 60-70% 之間時,電腦就會突然shut down黑掉,也無法開啟,必須插上電源才能再打開。
這個問題已經很困擾人,但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有空去修電腦,所以還是將就著用,結果後來又出現另一個問題,就是鍵盤打字時,常常敲一下會變成點擊兩次,就重複輸入(好像叫做鍵盤沾黏?),這個也非常困擾,不過又很快的找到一個小工具叫做 unshaky ,他可以設定每個鍵盤按鈕的延遲時間,我是設定成,每敲擊一次,就必須再等待個60毫秒左右,才會反應下一次敲擊。因此這個問題也算是被我拖住了,但也萌生了換新電腦的念頭。
去年底 MBP 16” 上市,鍵盤改回舊版設計,完全打中我,所以就開始規劃該怎樣重新分配我的Mac陣容,最終決定:
- 購買新的 MBP 16” 替換慣用的 MBP 13”,整機的資料以新機開始重新設定。
- iMac先清除舊的資料,再把MBP 13”的資料全部移轉到iMac上面,然後把 MBP 13” 拿去徹底修好(還在apple care的保固期內),修好之後再看看這台電腦要怎麼處理。
開始Mac資料搬家大工程
由於新的MBP 16” 想要以新機開始使用,而不是單純從舊機回復備份到新機上。 以新機重新開始的好處是,電腦比較乾淨,不會殘存太多不必要、但又不敢刪掉的檔案殘骸。 但壞處就是比較麻煩、麻煩很多,但我決定這次完整紀錄這樣選擇的利弊,未來又有換機需要時,就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了。
我的搬家流程
步驟一:把 MBP 13”的檔案、資料、設定等等,手動在新的 MBP 16” 上面逐一安裝、下載回來。
步驟二:把 MBP 13”的所有資料,移轉到iMac上。等於是換機到iMac。若順利跑完移轉的流程後,在被清空的iMac上面,重新出現的就是我MBP 13” 上面的資料、app,以及設定。
(註:如果沒有要執行這麼奇怪的事情,就是把舊電腦的資料搬到另一台更少用的舊電腦上,可以不用管這個步驟。)
步驟三:把已經功成身退的MBP 13” 資料清空,準備送修。然後開心地使用全新的MBP 16” ,以及有著完整舊資料的iMac。兩者之間大部分資料會是同步、一致的,少數是只會放在單一電腦的。
詳細執行的細節跟注意事項
步驟一、這步驟比較簡單,因為純粹是在新電腦重新下載、安裝、設定,就是比較繁瑣,但可以確保是從全新的電腦開始運作,即使舊電腦有什麼設定或檔案之前不小心弄壞掉,也不會影響到新電腦。
步驟二、確認過MBP 13”及iMac的Time Machine的備份都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移轉。但我在這個步驟時,出了超大的包,導致必須額外寫一篇文章來記錄我發生了什麼事。(如果沒有要跟我一樣轉換資料到舊機的,可以不用看這part。但如果剛好你有要把「有Fusion Drive的iMac清除資料,然後灌回Time Machine的東西」,建議可以看一下上面那個連結。)
步驟三、清空的過程可以參考官方的說明: 「將 Mac 賣掉、送人或換購以前的注意事項」 ,簡單來說就是確保有備份(我已經在iMac上重建了,所以確認完畢)、登出iTunes取消授權、登出iCloud、關閉「尋找我的Mac」、登出所有該登出的東西後,清除磁碟。全部處理完畢後,就可以拿去送修了。
完整移轉一次後學到的事
- 平常一定要定期備份Time Machine。 關於備份的策略跟做法,之後再來討論一下。
- 平時可以盡量有系統地存放、整理自己的檔案,以利有朝一日一定會遇見的換機流程。可以的話也可以安排考量哪些要放在雲端、哪些不要放。
- 可以定期整理一下自己用了哪些app,如果要換機,要從哪些開始安裝起、哪些是不可或缺一定要馬上設定的。差不多一季或半年整理、想一次,也可以讓自己適時清掉不常用、不需要的app,並且讓自己散落各地的資訊、資料能夠盡量維持乾淨整齊的狀態。
- 如果可以的話,也分門別類一下哪些app的license是單獨購買的,哪些是透過app store購買的,前者在移轉上可能更麻煩一點,我大多都有先在舊電腦先把license刪除,再到新電腦上面加回去。
- 即使移轉完畢,也保留好Time Machine的備份資料一陣子,然後盡量在移轉資料到新電腦後(假設是全機重新開始),一個一個資料夾跟app去打開、設定、測試,之後再把舊電腦清掉。
未來會選擇舊機直接傳送資料到新機,還是新機重新開始?
我可能會比較傾向後者,雖然一開始更麻煩一點,但因為我蠻喜歡到處下載app試用,如果用一陣子發現還好,就會刪掉,但總是會發現一些刪不乾淨的檔案,看了是蠻阿雜的,所以可以的話還是每幾年如果有機會換新電腦,就重新開始囉!